中国K字签证10月1日起生效 助推全球人才竞争
创建日期:
2025年09月30日
来源:

10月1日起,中国将正式推出K字签证,这一针对外国青年科技人才的新签证类别,将在美国收紧移民政策、全球科技人才流动面临瓶颈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有分析称,中国此举不仅回应了美国的“设限”,更在全球人才争夺战中迈出关键一步。
一个多星期前,美国总统川普签署行政命令,将H-1B签证申请费用大幅提高至10万美元,宣称此举旨在确保引进“高技能、无法被美国人替代的人才”。这一政策迅速引发全球科技界震动,不少外籍人士担心无法续签或入境,甚至在社交媒体上表达对“美国吸引力下降”的失望。H-1B签证作为美国科技企业吸引高学历外籍人才的主要渠道,每年仅限8.5万个名额,且需雇主担保和抽签制度,新规无疑加剧了申请者的困境。
与此形成对比,中国8月14日公布在普通签证类别中新增K字签证,自10月1日起生效。此签证发给入境的外国青年科技人才,相较于现有的12类普通签证,K字签证将在入境次数、有效期、停留期方面为持证人提供更多便利。持证人入境后,可从事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及创业、商务等活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9月29日例行记者会上回应外媒提问时表示,这是为促进中外青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而设。
英国《独立报》评论称,这是中国签证体系的重大扩展,申请者无需先获得工作机会、研究安排或当地担保,这与美国H-1B的雇主担保要求形成鲜明反差。有移民律师指出,这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当美国不断设限时,中国正在放宽门槛。有地缘政治战略策略师更直言,美国在H-1B签证问题上可以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中国K字签证推出的时机“堪称绝妙”。
相较于中国以往的人才政策,K字签证在多方面实现了制度创新。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9月30日对中通社表示,其突破在于入境便利性和灵活性,能满足人才跨境交流需求;有效期和停留期显着延长,为深度参与科研项目提供时间保障;申办流程大幅简化,减少繁琐材料和审批环节。这些设计直接回应了国际人才的痛点,尤其在美国签证困境下,全球青年科技人才正寻找替代方案。
余凌曲指出,K字签证的吸引力一方面来自于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和自主创新,另一方面准入门槛的包容性是其显着优势。“大多数发达国家人才签证门槛很高,将大量优秀人才挡在门外,而K字签证覆盖范围远超国际同类签证,普惠性设计使其能够吸纳更广泛的青年科技人才,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优秀人才具有特殊吸引力。”他预计,K字签证将通过制度创新打破传统人才引进壁垒,从而从人才储备、创新生态等维度提升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虽然中国拥有大量国内人才,短期内不大可能像西方国家一样依赖大规模移民,但路透社分析称,“如果中国能吸引到哪怕一小部分的全球科技人才,其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也会更高”。
来源:香港中通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