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主张拥有战时权力 可合法击杀加勒比海毒贩
创建日期:
2025年10月02日
来源:

美国中文网报道 据《纽约时报》报道,川普政府在一份提交给国会的机密通知中,已正式将美国打击贩毒集团的行动定义为一场积极的“武装冲突”,并将涉嫌的走私者列为“非法战斗人员”。这一根本性的法律定性,旨在为总统上个月下令在加勒比海地区进行的三次致命军事打击提供合法性依据。
这份通知为政府此前含糊不清的法律论证增添了新的细节,解释了为何美军对三艘船只的攻击应被视为合法的战时行为,而非谋杀,这些袭击导致船上17人全部遇难。
法律专家表示,通过将禁毒行动升级为“武装冲突”,川普总统实际上是在主张自己拥有非凡的战时权力。根据国际法,在武装冲突中,国家可以合法地击杀敌方战斗人员,即便他们当时不构成直接威胁,并可不经审判将其无限期拘留。
这一法律主张遭到了军事法专家的激烈批评。前陆军战争法高级顾问科恩(Geoffrey S. Corn)指出,贩毒集团并未对美国采取直接的“敌对行动”,这是构成武装冲突的法律标准。他强调,销售危险产品与武装袭击在性质上完全不同。
“军方故意针对未直接参与敌对行动的平民是违法的,”科恩说。他称总统此举是“滥用职权”,并非在挑战法律的极限,而是在“撕碎它”。
在这份提交给国会的通知中,川普政府明确表示,总统已“确定”从事毒品走私的贩毒集团是“非国家武装团体”,其行为“构成对美国的武装攻击”,因此美国与这些组织处于一场“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之中。
政府声称,这些军事打击是出于自卫,并强调每年约有10万美国人死于毒品滥用。但批评者指出,美国近期毒品致死人数激增的主要原因是来自墨西哥的芬太尼,而此次军事打击的目标却是来自委内瑞拉的船只,两者之间存在事实出入。
“非国际性武装冲突”的概念,最初用于指代国家内战。美国在9·11恐怖袭击后,曾将这一概念应用于与“基地”组织的战争,当时也引发了法律争议。
编辑:陈晓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