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Lucian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64732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从《先知》到《利润》

热度 1已有 1085 次阅读2023-8-9 22:09 |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从《先知》到《利润》_图1-1从《先知》到《利润》_图1-2


《先知》(The Prophet)是大名鼎鼎的黎巴嫩裔美国诗人纪伯伦(Kahlil Gibran)的一部英文诗集,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自1923年出版后,被翻译成一百多种文字,广受欢迎,经久不衰,在美国的销量就超过九百万册。

在《先知》一书中,纪伯伦以问答体裁,通过先知阿·穆斯塔法之口,闡述有关愛、婚姻、孩子、法律、自由、友谊、善惡、宗教、死亡等各种重大主題的人生哲理。这自然让人想起耶稣、佛陀、苏格拉底;这些大澈大悟的人都是用同样的问答方式,启示芸芸众生。

《先知》不过是多如恒河沙数的各种声称要告诉我们人生哲理的书籍中比较著名的一部。这类书籍,不妨总称为“先知书”。

据说,塞万提斯因为反感欧洲流行的骑士小说,写出了模仿、嘲弄这类小说的《堂吉诃德》,遂令“骑士小说”一蹶不振。我想也是出于类似的反感,一位笔名为克拉格·阿尔伯伦(Kehlog Albran)的美国业余作家谢尔登·夏克特(Sheldon R Shacket),就模仿《先知》一书,写出了一部《利润》(The Profit)。书名《利润》,取得相当巧妙,“profit”(利润)一词与“prophet”(先知)一词发音极其接近;profit”一词,可以表示狭义的商务“利润”, 也可表示广义的“利”;在英语中“for profit”就表示“逐利”、“以获利为目的”。夏克特让《利润》一书的主人公像先知一样出场时,在应该声明“我就是先知”的当口,却说出“我就是利润(利)”,无情嘲讽所谓“先知”其实不过是为了谋利而已。

夏克特尽其幽默模仿“先知”的问答,忽而一本正经作先知状,看似与其他先知无异,忽而故意穿帮,令人捧腹。他让你看到,貌似具有超人“智慧”的“先知”们不过是些文字魔术师,利用一些话语(discourse)小技巧,把一些漂亮的废话、胡话包装成貌似高深的哲理,让读者产生接近真理的错觉;那些把废话、胡话装扮成“人生哲理”的文字魔术小技巧,人人都同样能很容易地学会;人人都能成为那样的“魔术师”,为观众演出一台废话、胡话变“高深哲理”的戏法。

一个人如果读了“先知书”就以为自己已经“闻道”或“得道”,那就像一个人因为拥有玩具商店出售的“百万英镑”大钞就觉得自己已经成为富翁一样愚蠢。

《利润》这部小半天就能读完的小书,虽不能与《堂吉诃德》比肩,但也的确值得一读。在你看过夏克特为你演示“哲人”、“文人”、“诗人”是怎样把废话、胡话包装成“道”、“理”之后,你对类似的废话、胡话就不那么容易顶礼膜拜了。

遗憾的是,《利润》一书出版至今,已历五十年,而“先知书”却一点也没有像骑士小说在《堂吉诃德》出版后那样一蹶不振,倒是在互联网时代更加兴盛了。看来,人们可以不要“骑士”,却离不了“先知”。


《先知》公共领域下载地址:
https://www.gutenberg.org/ebooks/58585


《利润》公共领域下载地址:
https://ia903404.us.archive.org/6/items/1973-profit-book/1973-profit-book.pdf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