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Lucian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64732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撒穆尔·哈丁的《中世纪的故事》

热度 2已有 530 次阅读2023-9-16 13:16 |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撒穆尔·哈丁的《中世纪的故事》_图1-1


撒穆尔·哈丁(Samuel B. Harding)的《中世纪的故事》(The Story Of The Middle Ages)是一本写给青少年的通俗历史读物,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既严肃又有趣地简述了欧洲中世纪的历史。该书出版于1912年,版权已经过期,可在此网址合法免费下载:https://www.heritage-history.com/site/hclass/christian_europe/ebooks/pdf/harding_middle.pdf。此外,在LibriVox有由加利福利亚州的Kara Shallenberg女士朗读的有声书,可在此网址合法免费下载:https://librivox.org/the-story-of-the-middle-ages-by-samuel-b-harding/。Shallenberg女士的朗读质量是很不错的。

这本书清晰地讲述了现代西欧主要国家的由来,和这诸国的人民跟古罗马人之间的关系。故事的大纲是这样:公元300年左右(相当于中国的晋代)古罗马帝国开始衰落,帝国东方、北方外部强悍的野蛮人日耳曼人开始入侵。因为日耳曼人的政治制度、军事组织、法律、宗教、文化、商业都远远不如同时的罗马人,所以当然地被罗马人视为野蛮人,恰如那时的中国人视外部的匈奴、鲜卑人为野蛮人一样。

日耳曼人经过两百来年的破坏,终于让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解体,帝国的法治秩序完全崩溃,西方世界从古代进入了中世纪。而日耳曼人则在原来西罗马帝国的地盘上,也就是今天的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居住下来,成了当地大大小小的统治者。此外日耳曼人还居住在他们进入罗马帝国之前的原住地、即今天的德国、瑞典、丹麦、挪威。

在这个过程中,日耳曼人逐渐接受了罗马帝国的基督教,逐渐由野蛮人进化成了文明人。待到公元1500年左右(相当于中国的明代),经过文艺复兴,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进入了现代。

这本书提纲挈领并饶有趣味地讲述这变化的来龙去脉。全书约两百来页,有声书长约五小时,选材得当、纲要明确、词汇句子也都很通俗易懂。

从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有一个可能是从中国教科书或历史课得来的错误印像:中世纪被称为“黑暗时期”是因为中世纪“处于教会的黑暗统治下”。读了这本书就能了解到,“黑暗”是指野蛮人(日耳曼人和后来消失了的匈人)摧毁了罗马帝国的法治秩序,让当时的社会处于无法无天状态,人人都只有用自己的刀剑来维护自己的安全。那时的农民生命财产毫无保障,都要投靠一个领主(武士)来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并从领主那里得到土地的使用权。领主们修建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城堡来保护自己的家庭和被保护人。这就是所谓“封建制”。而教会恰恰是那段时期唯一的文化维护、传承者,并通过几百年的努力,把只知道崇拜武力的野蛮人教化成了具有相当文化的文明人。要说教会是那时“黑暗”中唯一的“明灯”,一点没有过誉。如果没有教会,欧洲大有可能永远黑暗。这样说并非像何光沪先生那样提倡基督教救国(或救世)。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今天的世界与西罗马帝国崩溃时早已完全不一样了,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靠基督教世。

撒穆尔·哈丁的《中世纪的故事》_图1-2


现在人们都爱好欧洲游,这本书肯定能让所有读者的欧洲游更加有意思。比如说你要是看见了类似上图中的建筑,你会知道它叫哥特式(gothic)。“哥特”一词指哥特人(goths)。这本书详细叙述了哥特人曾是日耳曼人中最强大的一支,于公元410年攻陷罗马,杀人放火,将罗马洗劫一空。在罗马人眼里哥特人是不折不扣的野蛮人。这哥特式是中世纪的一种建筑风格,倒并不真是哥特人的建筑,但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文化人非常崇拜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包括建筑,有人就开始认为这种中世纪建筑风格是野蛮人的建筑风格。因为在罗马人眼里“哥特人”就是“野蛮人”的代名词,这些文艺复兴后崇拜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人以古罗马的精神继承人自居,就把他们视为野蛮的建筑风格叫做“哥特式”。“哥特式”本来是个贬义称呼,但今日大众多已不解其意了。

撒穆尔·哈丁的《中世纪的故事》_图1-3

(西哥特人410年攻陷罗马,烧杀抢掠。史称410年罗马大劫)


撒穆尔·哈丁的《中世纪的故事》_图1-4

(西哥特人410年攻陷罗马,烧杀抢掠。史称410年罗马大劫)


读了这本书也可以了解盎克鲁·萨克森人和诺曼底人对不列颠的两次征服。盎克鲁·萨克森人是日耳曼人。所以虽然英国距法国、西班牙近而距德国远,但英语却接近德语而不那麽接近法语、西班牙语。诺曼底人虽然来自法国但却是从斯堪的那维亚来到法国的日耳曼人征服者,不过他们在法国诺曼底住久了,习惯讲法语,征服英国后就把法语带到了英国。这样就容易理解英语何以会是如此乱杂无章的大杂烩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Lucian 2023-9-16 16:49
小月: 看了你的介绍,此书值得一读。
文中有全书的网址,也有有声书网址,都是公共领域,可以合法免费下载。

我读过更详细的欧洲中世纪史,但觉得这本既“简”又“明”,讲法有趣,让人对大线索印像深刻。
回复 小月 2023-9-16 16:39
看了你的介绍,此书值得一读。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