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右上角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美国中文电视
精彩视界 与您相伴

通胀降温! 美国4月通胀降至4年来新低

美国中文网张心纽约报道 根据劳工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报告,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2.3%,低于市场预期的2.4%,为自2021年2月以来最低的同比增幅。

分析认为,在关税成本上升的压力下,通胀放缓背后的主要原因有三个,首先、部分被加征高关税的商品、相关政策执行被暂缓,其次是企业提前大量备货,以及制造商和零售商在短期内仍在自行吸收初期成本。

从各类商品表现来看,通胀走势呈现分化。食品和能源价格整体走弱,4月杂货价格环比下跌0.4%,食品整体下跌0.1%。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鸡蛋价格环比大跌12.7%,反映出前阵子影响居民的“禽流感鸡蛋荒“正逐渐消退,鸡蛋供应已经在恢复正常。

不过,核心通胀已经初步显现出“关税效应”。4月不含食品、能源和汽车的核心CPI环比上涨0.2%,打破过去一年的“零增长”格局;其中,家具和家电上涨1%,电脑与通讯设备价格也由降转升,录得0.3%的涨幅。

服务类价格方面,消费疲软仍在压制通胀。航空票价连续第三个月下跌,4月降幅达2.8%。Google搜索数据显示,航班相关关键词搜索量创下低位。

不少经济学家认为,4月的CPI可能会成为全年低点。随着库存消化、关税成本逐步向终端价格传导,今年夏天,CPI恐怕会回升至3%以上。物价压力叠加经济的不确定性,将抑制消费者支出,拖累下半年的经济增长。

受到这份数据的提振、及其他利好消息的影响,美股今天延续昨天的涨势。

截止收盘,标普500指数上涨0.72%,年内表现由跌转涨,彻底抹平今年以来的全部跌幅。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指上涨1.61%;道指则因联合健康股价暴跌17%而承压,跌幅达0.64%。

推动今日市场走高的主要是芯片巨头英伟达,其股价飙升5.6%;同类芯片股布罗德康与AMD也双双上涨约4%。

尽管通胀数据转好,但面对总统川普反复无常的贸易政策,企业端也难以完全乐观,不少企业选择暂时观望,想等待关税政策进一步明确后再做应对。对于企业来说,寻找替代供应链并不容易。由于川普政府出台的关税政策涵盖范围广泛,几乎涉及所有国家,加上成本转移,企业在思考调整时需要考量的因素变得极为复杂。

除此之外,虽然目前部分关税暂停执行,但整体税率仍远高于川普上任前水平。经济学家指出,随着时间推移,消费者和企业依旧可能面临更高的商品价格。 

为什么这么说呢?高盛分析认为,许多零售商为应对关税提前大量囤货,这可能延缓高价商品传导至消费者的速度,但这一缓冲是有限的。

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也指出,历史经验显示,从关税实施到通胀数据反映出影响,通常存在时间差,因为企业需要时间调整采购与定价;而目前店内的商品,其实多是两三个月前签下的订单。

与此同时,市场对联储年内降息的预期也在调整。在贸易局势缓和前,市场一度预计6月开始降息,全年最多三次;但目前,市场预计首次降息的时间已被推迟至9月,年内最多降息两次。

虽然联储上周维持利率不变,但官员普遍强调,高关税带来的通胀与就业压力仍在。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马克表示,贸易与财政政策的不确定性,促使联储继续保持“观望态度”。

虽然物价回落暂时缓解了市场焦虑,但关税效应仍在酝酿,企业、消费者和政策制定者仍需为未来可能的通胀抬头做好准备,我们也将持续关注通胀反弹是否会再次成为美国经济的“头号变量”。


评论

精彩节目

热点新闻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