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右上角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美国中文电视
精彩视界 与您相伴

美股五连涨!消费者信心却受关税冲击又降

美国中文网张心纽约报道 尽管最新消费者信心指数再度下滑、通胀预期持续攀升,但美股今日延续本周的强势走势,三大指数全线上扬,显示市场对经济前景的判断正在走出悲观情绪。

截止4点收盘,标普500指数上涨0.70%,录得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上涨。纳指上涨0.52%;道指涨幅达到0.78%。回顾本周表现,标普500指数大涨5%,创下年内最佳单周表现之一。

在股市热闹的背后,美国消费者的信心却还在不断下滑。我们从密歇根大学的一份最新调查中看到了这种“情绪”的数字化体现:5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上个月的52.2下滑至50.8。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次低水平,仅高于2022年6月通胀恐慌时创下的最低点。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消费者变得如此焦虑?

这份调查显示,接近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在未被提示的情况下主动提到了“关税”。这一比例,比4月份还要高出十几个百分点。当被问及对未来价格走势的看法时,人们的答案也不容乐观。

未来一年,他们预期物价将上涨7.3%,为1981年以来的最高点;而对未来五到十年的长期通胀预期,也攀升至4.6%,创下1991年以来的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密歇根大学的这项调查,主要是在美中达成最新协议之前完成的;调查负责人提醒,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仍然是消费者判断经济前景时最关键的参考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消费者充满担忧,但从官方数据来看,4月美国的CPI和PPI都低于预期。不过,这种“缓和”很可能只是库存消化前的短暂窗口。

虽然眼下大多数消费者在日常购物中,尚未感受到明显的关税冲击,但调查发现,对通胀预期的担忧已经开始影响实际的消费行为。

最新零售数据显示,4月,美国人在运动用品、服装等非必需品上的支出有所回落。这反映出消费者在面对不确定价格环境时,开始变得更加谨慎。

面对整体上涨的成本压力,即使是像沃尔玛这样具备全球采购体系的零售巨头,也无法完全独善其身。公司表示,将继续在生鲜杂货领域维持稳定价格,以保障基本消费的可负担性,但在某些特定品类上,例如香蕉、牛油果、咖啡和玫瑰,价格已出现上行趋势。

换句话说,这是一场从供应链到收银台之间,关于“怎么涨价、涨多少、何时涨”的博弈。而这个过程,也正在决定着通胀的未来走势。

评论

精彩节目

热点新闻

热门视频